2025-09-17 21:15:46
某银行一网点接待了客户王大妈,王大妈准备将银行卡中5万元转至某养生会所,用途为投资。为确保资金安全,银行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王大妈具体投资事项,王大妈表示为购买养生产品及投资会所的运营,预计每年能拿到8%的高额利息。听这么一说,银行工作人员察觉王大妈可能陷入养老投资诈骗,立即进行劝阻,并联系当地派出所和其家人。最终,在银行、家人和派出所的共同劝阻下,王大妈意识到被骗,放弃了转账。
宁波银行提醒您,养老诈骗套路多,家有老人需防范:
1、警惕养老投资产品,不被高息蒙蔽双眼。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“讲座”、“义诊”等方式,虚构产品功效,打造共同致富的假象,诱骗老年群体投资各类“养老项目”。须知,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,高息的背后挂钩着高风险,我们在选择投资产品时,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、性质等信息,切勿被“保本高息”蒙蔽了双眼。
2、妥善保护个人信息,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。不要点击陌生链接,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登录自己的私人账号,也不要在其他非正规的渠道填写自己的名字、电话号码、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。身份信息的泄漏,会让不法分子“量身定制”的诈骗骗局有机可趁,而老年客户缺乏金融知识,较为容易上当受骗。
3、合理维护自身权益,保护自身财产安全。一旦发现自己被骗,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配合提供各类证据,帮助案件侦破,同时至银行机构更改自己卡片、网银的密码。不要轻易相信网上自称可以帮忙维权的第三方,警惕再次被骗。
宁波银行温馨提醒,广大人民群众应多渠道学习各类金融诈骗案例,丰富防范金融防诈经验,同时我们也要多关心身边的老人,守护这一抹夕阳红。